北京农业大学
1905年
清政府批准成立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这是中国近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开端,也是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
1914年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改组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农业高等学府。
1923年
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校,开始本科教育,设农学、林学等系。
1928年
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隶属北平大学体系。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西迁至陕西,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
1946年
抗战胜利后,学校回迁北平复校,恢复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建制。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华北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成为新中国首批重点农业大学。
1952年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等并入北京农业大学,学科体系大幅扩充。
1954年
学校被列为全国六所重点综合性农业大学之一,设立农学、植保、土壤农化等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受到严重冲击,部分教师下放劳动。
1970年
学校迁至陕西甘泉县,与延安大学合并,更名为延安农业大学。
1973年
学校迁回北京原址,恢复北京农业大学校名。
1978年
改革开放后,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恢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
1981年
获批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等学科成为博士点。
1984年
设立中国第一个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5年
入选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1998年
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新校,但仍保留北京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记录。
2001年
原北京农业大学校区(东校区)成为中国农业大学主校区之一,保留农科核心学科。
2003年
中国农业大学(含原北京农业大学)入选“985工程”高校。
2017年
学校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成为世界顶尖学科。
2020年
中国农业大学(继承原北京农业大学)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农学与林学位列全球前十。
2022年
举办“北京农业大学建校117周年”纪念活动,追溯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为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