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1950年代早期
在早期计算机终端如Teletype Model 33中,简单的文本光标开始用于指示命令行输入位置,通常以闪烁的下划线或块状符号表示。
1960年代
分时系统如CTSS和Multics标准化文本光标,允许用户在多用户环境中交互式输入命令,光标成为人机界面的核心元素。
1968年12月09日
Douglas Engelbart在"The Mother of All Demos"演示中首次公开展示鼠标和图形光标,作为NLS系统的一部分,这标志着现代光标交互的诞生。
1970年代早期
Xerox PARC开发Alto计算机,引入位图显示和鼠标控制的光标,支持拖拽、选择和图形用户界面元素。
1973年
Xerox Alto正式推出,集成了可移动光标用于窗口操作,奠定GUI基础,影响后续个人电脑设计。
1981年
Xerox Star工作站商业化发布,首次在商业系统中使用鼠标和图形光标实现桌面隐喻,包括图标和指针功能。
1983年
Apple Lisa发布,是第一个面向消费者的计算机使用图形光标和鼠标,支持拖拽文件和菜单交互。
1984年
Apple Macintosh推出,普及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光标,标准光标包括箭头和I-beam形状,成为行业标杆。
1985年
Microsoft Windows 1.0发布,提供基于光标的GUI环境,支持鼠标导航和应用程序窗口。
1990年
Windows 3.0增强光标功能,引入更多光标样式如沙漏等待指针,改善用户体验。
1995年
Windows 95发布,带来动画光标支持和主题自定义,如箭头光标在悬停时变化,推动光标在家庭电脑中的普及。
1990年代晚期
光标在Web浏览器如Netscape Navigator中多样化,新增链接指针(手形光标)和文本选择I-beam,适应互联网时代。
2001年
Windows XP引入高分辨率光标和更多动画效果,支持主题包,光标成为操作系统个性化的一部分。
2007年
iPhone发布,引入触摸屏界面,减少对物理光标的依赖,光标概念在移动设备中演化成虚拟指针。
2010年代
光标在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 10和macOS中继续进化,支持高DPI显示、自定义主题和手势控制,集成AI辅助功能。
2020年代
在混合现实和AI驱动界面中,光标概念扩展为虚拟现实指针和语音交互指示器,如Microsoft HoloLens中的空间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