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
公元前156年
刘彻出生于长安未央宫猗兰殿,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其母为王美人。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刘彻幼年聪慧过人,四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其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原欲将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遭刘荣生母栗姬拒绝后,转而与王美人结盟,促成刘彻与陈阿娇的婚事,并多方运作推动景帝改立太子。有观点认为,这场政治联姻是刘彻最终得以继承皇位的关键转折点,展现了汉初宫廷政治中外戚势力的巨大影响力。
公元前141年 ~ 公元前87年
汉景帝驾崩后,十六岁的刘彻继位,次年首创年号“建元”,开中国帝王使用年号之先河。即位初期,朝政受太皇太后窦漪房把持,推崇黄老之学。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得以亲政,随即推行系列改革: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持续对匈奴作战。其在位五十四年间,汉朝疆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开创西汉鼎盛时期。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其晚年颁布《轮台罪己诏》,反思征战劳民之过,标志着政策转向休养生息。
公元前140年 ~ 公元前135年
汉武帝即位初期,丞相卫绾奏请罢黜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标志着尊儒运动的开端。建元五年(前136年)设置五经博士,提高儒家经学地位。但此时太皇太后窦漪房仍崇尚黄老之学,儒生赵绾、王臧因提议政事不必禀报东宫而遭处死,尊儒进程暂时受阻。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思想斗争实为皇权与旧贵族势力的较量,儒家学说因强调中央集权而受到年轻皇帝的青睐,为其后独尊儒术政策埋下伏笔。
公元前127年
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推恩令”建议,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可在原封地内封侯。此策表面施恩,实则将诸侯国势力化整为零,有效解决了文帝、景帝时期面临的诸侯割据问题。据《汉书·诸侯王表》统计,推恩令推行后,齐国被分为七国,赵国分为六国,梁国分为五国,诸侯王势力大幅削弱。有观点认为,这项政策与同时期实施的“左官律”“附益法”共同构成削弱地方势力的制度体系,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公元前133年 ~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系列战役。元光二年(前133年)马邑之谋虽失败,但揭开主动进攻序幕。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套地区,设朔方郡;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置武威、酒泉二郡;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击匈奴于漠北,霍部封狼居胥,匈奴主力北迁。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这些战役耗费巨大,仅漠北之战就动员战马十四万匹,战后生还不足三万。有学者指出,连续征战虽解除匈奴威胁,但也导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社会危机。
公元前122年
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刘安组织宾客编纂《淮南子》,广纳方术之士,因朝廷推恩令削弱其势力,遂与太子刘迁策划叛乱。廷尉张汤审理此案,牵连列侯、二千石、豪杰数千人,两王皆自杀,封国被废为九江郡、衡山郡。有资料显示,此案与七年前的淮南王世子刺杀中尉事件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央与诸侯王矛盾的激化。学界有观点认为,汉武帝借此案彻底清除了刘长一系的诸侯势力,为推恩令的全面推行扫清了障碍。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推行重大经济改革: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废止郡国铸钱,由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在产地设置盐官、铁官,垄断经营;推行算缗告缗,向商人征收财产税,瞒报者没收财产。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这些措施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朝廷获民财物以亿计。有学者认为,这些政策为对外战争提供了财政支持,但也导致商品经济萎缩,且官营铁器质量低劣等问题日渐凸显。
公元前138年 ~ 公元前126年
张骞应募出使西域,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途中被匈奴扣押十年,逃脱后经车师、龟兹、大宛等国抵达大月氏,虽未达成军事同盟,但带回西域各国地理、物产、军事等情报。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携金币帛数千万,率三百人使团抵达乌孙,并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这些外交活动开辟了丝绸之路,引入葡萄、苜蓿、胡桃等作物,有观点认为其意义远超军事目的,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公元前112年
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酎金成色不足或分量欠缺为由,一次性废除106位列侯的爵位,史称“酎金夺爵”。此事发生在南越叛乱背景下,皇帝祭祀宗庙时要求诸侯献金助祭(酎金)。据《汉书·武帝纪》载,丞相赵周因知情不举下狱自杀。有学者分析,此举与推恩令形成组合拳,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的诸侯割据问题。有资料显示,这次事件后,汉初封侯的143人中,仅存4人后代仍保爵位,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
公元前104年 ~ 公元前101年
因大宛国拒绝献出汗血宝马,汉武帝命李广利远征大宛。太初元年(前104年)首次出征因补给困难惨败;太初三年(前102年)增派六万军队、十万头牛、三万匹马及无数粮草再征,围困大宛都城四十余日,最终获良马三千余匹。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军返程时仅余万余人。有观点认为,此战虽达成战略目标,确立汉朝在西域的威望,但耗费巨大,《盐铁论》称“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战后西域诸国纷纷遣使入汉,汉朝在轮台、渠犁设校尉屯田。
公元前91年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挪用军饷被捕,父子诬陷阳石公主行巫蛊之术,引发巫蛊之祸。江充奉命查案,在太子刘据宫中掘得桐木人,太子惧而杀江充,被迫起兵后自杀。据《汉书》记载,此案牵连皇后卫子夫、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数万官员百姓。有学者根据出土简牍研究认为,巫蛊之祸实为针对卫氏外戚的政治清洗。有资料显示,这场动摇了国本的悲剧,直接导致汉武帝晚年继嗣空缺,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立嗣决策。
公元前89年
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公开反省既往政策。诏书否决桑弘羊等人关于在轮台屯田的建议,承认远征西域、连年征战的失误,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据《资治通鉴》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有观点认为,这标志着汉武帝统治政策的根本转变,从对外扩张转向休养生息,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有学者通过分析居延汉简发现,诏书颁布后边郡的军事活动确实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