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中央领导人以及领导班子的变化时间线
1949年10月 ~ 1954年9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副主席。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时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主持政府日常工作。有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的领导体制具有过渡性质,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和分裂的局面,开创了国家建设的新纪元。
1954年9月 ~ 1959年4月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根据宪法规定,国家领导体制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改为国家主席制。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组成第一届国务院。这一时期,国家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有资料显示,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方针。但学界普遍认为,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集体领导原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1959年4月 ~ 1965年1月
1959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当选为副主席,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这次人事调整是在大跃进运动遭遇挫折的背景下进行的。据资料记载,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不再担任国家主席职务,专注理论问题和党内事务。有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的领导体制出现了党和国家领导权的某种分离。1962年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以来的失误进行了初步总结,强调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重要性。但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党内分歧加深,个人崇拜现象逐渐抬头。
1965年1月 ~ 1966年8月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刘少奇继续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继续当选副主席,朱德继续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连任国务院总理。这次会议是在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后基本恢复的背景下召开的。有资料显示,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在形式上保持稳定,但党内政治生活已经出现紧张态势。据相关研究,毛泽东对文化领域的批评日益严厉,认为存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的问题。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1966年8月 ~ 1969年4月
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的个人权威得到进一步加强,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据资料记载,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为实际权力机构,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受到冲击。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后,全国各地建立革命委员会,取代原有的党政领导机构。有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宪法和法律制度形同虚设。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错误地开除刘少奇党籍,标志着党和国家领导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1969年4月 ~ 1973年8月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林彪被正式写入党章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九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林彪为副主席。据资料显示,这次大会在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许多八届中央委员被剥夺了参会资格。有观点认为,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1970年庐山会议后,林彪集团与毛泽东的矛盾公开化。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一事件被称作'九一三事件'。此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纠正极左错误。
1973年8月 ~ 1976年10月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十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据资料记载,这次大会解放了一批老干部,邓小平、王稼祥等人重新进入中央委员会。1974年,毛泽东提出'还是安定团结为好',但同时又发动了'批林批孔'运动。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朱德当选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有研究认为,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触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受到批判。
1976年10月 ~ 1978年12月
1976年是中国政治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周恩来于1月8日逝世,朱德于7月6日逝世,毛泽东于9月9日逝世。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人采取果断措施,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8月,中共十一大召开,华国锋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当选副主席。有资料显示,这一时期在'两个凡是'和实事求是之间存在着思想路线的争论。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 ~ 1981年6月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实际上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胡耀邦当选总书记。有资料显示,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